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诡三国 > 第2399章以衡取衡

第2399章以衡取衡

上一页诡三国章节列表下一章
>
在后世,上级领导视察下面的公司或是机构的时候,总是要搞什么大扫除啊什么的,但是很明显并不是所有的清洗都能很快的干燥,可以在第二天,或是第三天就没有留下任何的水渍,那么问题就来了,这种临时清洗的水渍,上级领导是看见了,还是没看见,亦或是看见了当做没看见?

斐潜一边看,一边往内缓缓而行。

斐潜曾经也有考虑过后世的政委制度,将管控的手伸到兵卒基层去,但是在经过了慎重的考量之后,斐潜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虽然这个想法确实很诱人,但是这个想法实际上就和大部分历史上的举措一样,都是有利有弊的。

所以还不如直接用讲武堂。

原本汉代之中的监军系统亦是非常复杂的。

比如大军出行所需的粮草调给、军械箭矢弩弓等,是归雒阳皇宫内的宦官负责,但是地方太守亦可私自自募一定数量的军粮、器械。也就是说。汉灵帝时期,一个武将想要行军作战,若欲朝廷调运粮草,配备器械,就必须经过张让、赵忠这般宦官的仔细审核,而后方能转运调配。

若是地方的武将作战无须朝廷调送粮草,当地郡县仓库就能满足其军需供给,则只须由当地太守、州刺史审核,然后报备给朝廷三公府即可。

这种监军制度,看起来很不错,实际上基本上等于零。

因此才会有十八诸侯对抗董卓……

地方权柄太大,说反就反了。

当然,这亦是因为四百年大汉之前,华夏的周代是类似于天子之位虚高而无实权,诸侯各治一方的制度。所以即便是到了大汉,虽然舍弃天子封建诸侯制度,采用了郡县制度,但是限制于历史眼界,其改革之路并不能走的太远。

因此军权问题,想要控制整个的军队,不是简单的几句话,或是几个人就能解决问题的。不管是监军制度,或是政委制度,在冷兵器和通讯不方便的年代,都直接指向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军队的战场指挥权。

监军或是政委制度,是为了更加有效的管控军队,但是这样的制度,到了后期往往会形成反效果。后世印象里面,那些阴阳怪气的太监监军就不提了,单说像是乌拉一声之中的政委,也往往不是什么好形象。

在历史当中,监军上起于夏商周,然后绵延到了后世,从未断绝,也一直都是在传承和变革。太监监军明显是名声最臭的了,但是其余两种监军的模式,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监军,并不是人们广泛以为的『监视军队、军将』。监视军队、军将,属于监军权职之一,可监军权职绝不仅仅只有监视军队。

监军,更重要的是监督、巡查、掌控等等,至于单独监视一项,则多是天下乱动时,才显得无比重要。

那么斐潜现在是没有监军体系么?也有的,而且是属于文官监军。

武官监军不可取,这是在前秦就被证明了的事情。

故而现在大部分都是文官监军。

也就是在各个将军领兵出战的时候,委派一名文官,掌管运输补给,官吏调配,功勋统计等等重要的军事活动,并且负责大军和中央的文书传递,官秩一般低于各军主将,就像是在赵云身边,原本是司马懿,现在是辛毗一样。

文官监军这是原本应该是比较妥当,可以平衡内部中的文武,以及调整大臣与皇帝之间权力的手段之一,但是这类监军最容易出现两种情况。

一个是文武不和,而产生的内斗。由于归属于两个系统,谁也不能强行屈服谁。这种内斗最终的结局往往是两方面互相扯对方的后腿,争权夺利,甚至为证明对方战略错误,特意制造败仗等等。

甚至会产生僭越逾制蓄谋诛杀的恶劣事件……

另外一个弊端是武将的舞台在边疆,而文官的核心在京城。文官往往不仅是监军,甚至还有朝堂政治争斗的使命,将军事行为视作朝廷内部政治争斗的重要筹码。文官利用监军制度,执掌军伍兵权,凭借手中大军,反过来对抗政敌,甚至对抗皇帝。这种完全将军事政治化的行为,最终结局更是可想而知。此种事例,历朝皆有,两宋最多!

因为看见了文官不靠谱,所以明朝监军大多用太监,但是很显然太监监军在明朝引发的悲剧又最多……

为何要有监军?

那是自古既是良将又对国家忠诚的人极少,因此皇帝不得已,便是只能用那些有才能却在品德上有些问题的大将,企图用对于国家忠诚的人去制约这些善战的大将,使得军队不变成个人的私产,而属于国家。

斐潜站在讲武堂的大堂面前,背手仰头而望。

为什么不能换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呢?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诡三国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