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吞并江南南北分治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吞并江南南北分治

迎。
热烈的民意,让整个集庆府是沸腾了起来。
而朱瀚作为江南行省平章,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众人面前当众宣布改集庆府为金陵府。
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六朝古都,集庆府这个名字实在是够拉垮的。
金陵府这个名字一出之后,瞬间就赢得了大半个金陵府百姓士绅们的欢心。
特别是朱瀚入城以后,又广贴告示,下令约法三章!
效仿当年汉高祖入咸阳,对于所有的士绅、百姓和旧官吏等,一概不问其旧罪。
他还严格约束手下的军队士兵,不许滋扰百姓。
对于乖乖投降的伯鲁和范遥等人,一概替他们给大宋皇帝韩林儿上了奏表,请求册封他们为侯爵、伯爵等各种封爵,并且赏赐金银珠宝各十万。
如此一来,许多原本担忧的旧官吏们,彻底放下心来,各自安守自己的本分,替朱瀚维护好了交接之前的秩序。
对于如何治理江南官场,朱瀚自然是两手准备,一方面任用自己的人才,另一方面继续留用一些还算是有能力、有有品性的旧官吏。
朱元璋任命刘伯温为江南行省右丞,作为自己的副手,全权处理江南行省的一切军政事务。
刘伯温却不肯接受这个任命,三番两次的推辞。
表示自己作为蒙元的旧官吏,实在不应该担此重任,而是应该辞去官职,回青田老家教书育人。
朱瀚知道刘伯温这是担忧自己的名声。
毕竟之前卧底什么的,可不是一个标准的儒生能够干出来的事情。
朱瀚对于刘伯温这种人才,自然是不能放他回青田老家当什么教书先生的。
他最欣赏的治国大才刘伯温,在朱瀚一番力劝之下,终于是接受了朱瀚的官职认命,成了仅次于李善长的幕僚班底成员。
江浙行省平章伯鲁投降献土的消息,很快就是传到了大都。
听到这个消息,整个蒙元朝廷立刻就是震惊万分。
皇太后奇氏甚至是当场气得昏倒,原本正在进行的大朝会也是不得不作罢。
“伯鲁这个叛徒,辜负朝廷的信任,实在是该死,来人去把伯鲁的家眷统统压倒东市口斩首!”
皇太后奇氏清醒过来后,咬牙切齿的说道。
江浙行省是蒙元朝廷人口最多、面积最大、财富最足的南方行省,如今伯鲁投降献土,不仅仅是利益上的损失,对于蒙元的威望更是致命的最后一击。
原本的蒙元就算是败得再惨烈,哪怕是皇帝都被红巾军给打死了,那也没有投降不是嘛。
如今的伯鲁倒好,直接投降献土。
并且红巾军还给予了他优待,赏金赏银封侯赐爵,可想而知以后蒙元各地官员面对红巾军将会做出何等反应了啊。
皇太后奇氏立刻想要用伯鲁家眷的人头来报复回去,让天下人看看背叛大元朝的后果。
不过,亲率蒙古禁卫去抓捕伯鲁家眷的宦官头领金大,很快就是哭丧着脸回来复命。
“启禀太后,伯鲁的家人前两天都跑了!”金大说道。
奇皇后大怒,“什么?跑了?赶紧给我去追!”
金大哭丧着脸说道,“太后娘娘,他们已经跑了两天了,想追也追不上了,奴才听说他们是去了海河口,肯定已经坐船跑没影儿了。”
奇太后又是因为这件事情气得大病了三天,最后,也不得不作罢。
因为伯鲁等人早已经暗中派人接走了家眷,想要追也是追不上的。
这件事情没有内应绝对不可能完成,大都城的某些蒙古权贵跟伯鲁肯定有勾连。
如今的蒙古危机四伏,奇太后必须要想办法挽救大元朝。
在如此危急的时刻,大都城内的各种谣言满天飞。
其中不少的人都是纷纷传言,蒙古朝廷想要放弃中原,撤回北边大漠草原,在他们撤走中原之前,还将会杀掉所有的汉人,烧掉所有的城池村庄。
以至于,一时之间,整个大都、河北、山东一带是人心惶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许多百姓纷纷逃亡,哪怕是农忙时节,也已经是收拾家底儿粮食逃到了荒山野岭当中,没有人再去耕种田地。
蒙元控制的地盘上竟然出现了百里无人烟的局面。
对于这些谣言,其奇太后派人稍加打听,就知道其背后是红巾军的刘福通等人捣鬼放出来的谣言。
但是那些百姓们却并不知道,对谣言半信半疑,全都对蒙古人更加怨恨。
甚至于,不仅是普通的老百姓,就连元朝的官员、将领等,也很多对这个谣言深信不疑。
许多人纷纷上表,赞同皇太后下令北狩草原。
奇太后立刻派人向官吏将领们下圣旨,大元朝廷绝不会放弃中原,返回漠北草原,并且他们不仅要守住现有的地盘,而且还要从周围调集各路援军进行反扑。
大元势必要消灭红巾军,替大元惠宗先帝报仇雪恨。
在此情况下,奇太后下令大肆封赏将领、官员、地方大吏。
但是,如今天下四方大乱,仅仅依靠封赏已经不足以安抚人心。
蒙元的许多官吏将领依旧都是纷纷上书皇太后和皇帝,请求放弃大都这个没有天险可以防守的京城,改为迁都到关中长安一带。
几次三番后,对于这个提议,奇太后也是非常重视起来。
她当即下令在京师的文武百官参加大朝会,商议是否可以迁都。
正在这个时候,一位大忠臣站了出来,强烈反对迁都关中的计划。
这个大忠臣不是别人,正是蒙元朝廷册封的衍圣公孔克坚。
作为孔子的后人,孔家自从北宋被封为衍圣公后,一直都是九品、七品一类的低级小官。
但是到了元朝末年的时候,元顺帝欣赏汉地儒学,把衍圣公的爵位,从下级的七品九品提一下提升到了正二品。
如此一来,孔克坚可谓是极尽自己所能的,想要效中元顺帝。
哦,现在不是元顺帝,现在他们叫元惠宗。
朝堂之上,只见衍圣公孔隔间一副忠贞贤良的模样,大声道:“太后、陛下!大元天子当与社稷共存亡,岂能害怕贼寇迁都到关中?如今大都兵马依旧非常众多,只需要绝一死战,即可平灭红巾乱贼。就算一战不胜,也可以召集四方的仆从军队前来勤王,远的不说,就是近的辽阳、女真等部也是非常悍勇。”
作为蒙元朝廷的最大的行省,辽阳行省的深山老林里有许多的野人部落。
其实他们就是原本的渤海人和女真人等各个部落。
这些部落生产极为落后,使用的武器也很落后,所以限制了他们的战力。
而一旦他们加入到蒙元朝廷的军队行列中,获得优良的兵器、铠甲、弓箭等武器装备之后,这些军队的战斗力往往都会获得极大的提升,属于蒙元朝廷用来震慑四方的一支有效的军事力量。
只不过,辽阳行省的这些野人女真军队有一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他们的军队纪律不行,大军所过之处必然抢掠,就算是在蒙元军令的约束下,也往往会发生不听号令的抢劫、杀人等行为。
至于其他的小偷小摸,那更是家常便饭,所以非必要的时候,蒙元朝廷也不愿调集这些女真。
女真等野人部落进入中原作战,基本上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
这些女真等野人部落士兵经过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十室九空。
衍圣公孔克坚提出的这个调集辽阳行省野人女真部落入中原平叛的建议,可谓是阴险毒辣,与他高大贤良的圣人后裔模样完全不相符。
朝堂之上,许多的汉人官员看向衍圣公孔克坚的目光中都是带上了鄙视和仇恨。
不过,衍圣公的这个提议,确实获得了皇太后奇氏的大力赞扬。
“衍圣公,你不愧是先帝看中的忠良啊,这个提议好,这个提议哀家允了。”
对于皇太后奇氏来说,只要能够保住元朝的统治地位,能够保住儿子爱猷的皇帝位置,还有皇太后位置,哪管什么汉人百姓死活。
她根本就是不在乎的。
至于衍圣公孔克坚提出的这个建议,会不会导致中原百姓大祸临头,会不会面临严重的屠杀,奇皇太后是根本就不在乎的。
只是一群下贱的汉人百姓,死了就死了,哪有她的大元朝重要。
“来人,立刻传我令旨,让辽阳行省召集三万人女真各部勇士,务必让他们在三个月之内来到京师勤王。”奇皇太后大声的说道。
此言一出,整个朝堂上一片惊呼。
要知道,三万丁壮几乎是辽阳行省女真部落的全部兵力。
许多的女真部落往往只有百十个人,就算是大的,也不过是三五百。
这样一来,几乎所有的女真部落都会为之一空。
而且这么多的女真人进入中原作战,蒙元朝廷也拿不出这么多的粮草补给之类的提供给他们。
这个时候,大元的户部尚书赵吉祥站了出来,只听他大声的说道。
“陛下和太后三思,调集辽阳的女真野人入中原作战,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如今朝廷根本没有多余的粮草银钱赏赐给他们,万一他们进入中原之后不服管束,勾结红巾军,或者开始祸乱地方,那可怎么办呢?”
户部尚书赵吉祥的话,却根本没有得到太后的认同。
奇太后一脸不悦,看向了朝堂内的大臣,慢悠悠的说道:“如今大元,情势危急,剿贼必须立刻马上进行,一丝一毫都不得耽误,国库中没有军需粮草,那就想办法让这些女真野人军队们自行筹集粮草。”
所谓的自信筹集粮草,满朝文武当然是知道,无非就是让这些辽阳野人部落士兵们在中原抢掠汉人百姓,至于会不会死汉人百姓,会不会天怒人怨,奇太后全都不在乎。
随后,在奇皇太后的授意下,蒙元朝廷立刻定下了调集辽阳行省的女真等野人部落入中原的战略。
两天之后,衍圣公孔克坚又上表向皇太后建言。
他建议在中原各个州府设立团练。
让各地的儒生、官吏还有豪强们自行出兵马防,抵御红巾军的进攻。
然后作为相应的回报,元朝把一大部分的地方自治权授予给这些地方团练使。
奇皇太后听到之后,立刻点头赞同。
“衍圣公孔克坚,公中体国,乃大元的国家柱石,特封为济宁府团练总使。”奇皇太后在大朝会上当中下达了诏令。
“臣多谢太后恩典,万死不辞,报效大元!”孔克坚连忙跪下谢恩。
不久之后,蒙元朝廷下达了《定国是诏》。
在诏令中正式宣布让各行省的官吏士绅们督办团练,用来抵挡红巾军,同时蒙元朝廷还宣布红巾军是迷信白莲教、弥勒教的妖人,号召天下儒生除妖卫儒。
蒙元的这个团练使,不是一个虚头官职,拥有比较大的权力。
凡是在蒙元官府备案的州府郡县团练使,统统可以获得一部分的元朝赏赐,并且各自辖地内的税赋钱粮都可以自行筹备。
也就是说,这相当于宣布了这些团练是为蒙元朝廷认可的地方土皇帝。
对于这些豪强大族来说,实际手中的权力可比什么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可要管用得多。
对于他们来说,只有蒙古人留在中原,他们才有靠山。
若是红巾军来了,不仅要钱要粮,还要夺走他们的官职,说不定,还得赔上自己的土地和身家性命呢。
所以,一时之间,各地的团练使分子崛起,维护蒙元朝廷的统治。
作为提举建议的大功臣孔克,衍圣公孔克坚也奉着皇命回到了济宁府,操练组织当地的团练。
济宁府自从黄河改道后,就位于黄河的北面,属于防备黄河以南的第一大重镇。
蒙元本来在这里设置了重兵,但是之前的兵马都抽调去了河南,然后还被红巾军击溃了。
孔克坚回到济宁府。
立刻凭借手中的权力,再加上孔府的势力,很快就聚集了一支上万人的军队。
他们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