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百一十五章 热气球海贸!在大元末年飞上天是什么体验?

第一百一十五章 热气球海贸!在大元末年飞上天是什么体验?

圆十几里内十多个大小堡垒的拱卫,属于是一等一的坚城。
南派红巾军的天完皇帝徐寿辉都城也正是在汉阳。
天完皇帝徐寿辉正召集部将,在汉阳齐聚一堂,商议着下一步的行动。
汉阳简陋的皇宫内,穿着一身黄色龙袍的徐寿辉,正端坐在龙椅上,一副九五之尊的威严模样。
“如今朱元璋那厮,已经是占领了江南,听说已经是富得流油,刘福通他们两次北伐都是依靠朱元璋的粮草补给,我们天完才是正统,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他们占据江南吗?”
天完皇帝徐寿辉率先说出了今天朝会的主题,那就是天完帝国将要向哪个方向扩张。
现在的天完帝国占据了几乎全部的湖北,还有半个湖南,就连重庆、西川一带的不少义军也是派人来宣示效忠,位于湖北这个九省通衢的要道,天完红巾军下一步向哪里扩张,将会是关系生死存亡的一步棋。
听了天完皇帝徐寿辉的话,率先开口人是一个穿着一身道袍的中年男子,他就是天完帝国的太师邹普胜。
按照排资论辈来说,太师邹普胜的资历甚至比徐寿辉还要老一些。
“咳咳!陛下,如今我朝国号天完,就是在‘大元’头上稳压一道的意思,既国号如此,我们自当以灭元讨伐胡虏为首要任务,应该先西进巴蜀,占据天府之国,那里的人口土地和财富,也是不比江南差多少的!”
“等到占据了巴蜀,就可再出兵汉中,抢占关中秦川,当年汉高祖一统天下,可就是如此路线。”
作为天完帝国里面一等一的文化人,而且又是老资历前辈,太师邹普胜的建议立刻得到了不少将领们的支持。
“对啊,咱们就要杀鞑子,这才造反的!”
“不杀鞑子,我们怎么还算义军呢?”
“太师说的对,哪里有鞑子,我们就打哪里!”
不过,这些支持邹普胜的将领们,大多都是中低级将领,他们的见识很明显就是没有什么大局眼光,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朴素的坚持打鞑子的初衷。
而如今天完红巾军的大军头,拥立徐寿辉开国当皇帝的倪文俊,却是一门心思想要去抢夺朱元璋兄弟占据的江南。
“哈哈,太师说的很有道理,咱们举兵就是了为了杀鞑子,可也不能光让我们拼命杀鞑子,让别人随意捡便宜啊!”
一副凶恶相貌的倪文俊大声说道。
在天完红巾军中,倪文俊等人一直都是觉得朱元璋能够占据江南这个大肥肉,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倪文俊他们牵制了湖广元军的兵力。
现在朱元璋独占了江南。
刘福通等人吃的满嘴流油,倪文俊心中已经是非常的不爽。
“照我说,江浙行省那么大,朱元璋那个贼和尚,怎么能全部吃下去,最少也得让给我们一个江西!”倪文俊说道。
江西虽然不属于江浙行省,但是根据传闻,蒙元的江西行省平章吉同已经是打算投降朱元璋。
湖北一带曾经是蒙元和南宋交战的主战场,遭受了巨大的战争破坏。
再加上蒙元好几十年的盘剥,湖北的元气还是远不如江浙,甚至是还不如江西。
倪文俊等人觉得,天完红巾军想要壮大,必须要拿下江西。
江西拥有瓷器、铜矿和粮食等,足以让他们获得记得的力量提升。
“不仅是江西,我听说福建泉州那里有市舶司,被一帮子波斯色目人占据着,每年都是能够净赚百万两银钱,我们可以一边进军江西,一边进军福建!”倪文俊旁边的一名年轻将领说道。
“陈友谅你小子说的不错,福建也不能放过!”倪文俊高兴冲这名将领说道。
此人正是倪文俊手下的大将陈友谅!
作为大丞相倪文俊的最忠实手下,陈友谅在军中的威望仅次于倪文俊。
“可是,我们一旦进兵江西或者福建,那就是相当于跟朱元璋、刘福通他们开战啊。”天完皇帝徐寿辉有些担心。
作为一名反元起家的义军。
徐寿辉虽然不喜欢霸道强横的刘福通等北派红巾军,但是也不想自相残杀。
毕竟,如今蒙元的势力还是没有被扫除干净的。
“陛下说的对啊,我们如今最好不要去招惹朱元璋兄弟,他们能够击杀蒙元皇帝,还能在高邮城下歼灭百万大军,绝对不是好对付的啊!”太师邹普胜说道。
许多将领官员们都是齐齐点头,纷纷觉得这个判断是有道理的。
朱元璋朱瀚兄弟二人能够在不到三年内崛起成为一方强势诸侯,绝对是拥有超强实力的狠人,犯不着为了抢夺地盘去招惹他们。
“巴蜀也是富庶之地,我们占据了巴蜀,丝毫不比占据江西福建差多少,还是不要去招惹朱元璋朱瀚吧。”天完皇帝徐寿辉一脸严肃的说道,他想要发挥最后拍板的作用。
不过,徐寿辉的这一副做派,很显然倪文俊并不想要买账。
“陛下,你这可就错了啊,巴蜀虽然富庶,但是不是什么成大事的地方,自古以来,除了一个刘邦,哪有人从巴蜀杀出来的啊?就算是刘备诸葛亮君臣二人,还不是老死在巴蜀?俺们没有诸葛亮的本事,陛下你也不是刘备,一进了巴蜀,那就是等死了啊。”倪文俊大声的说道。
他的这一番话,说的很是不客气,丝毫没有把徐寿辉这个光杆皇帝放在眼里!
毕竟九成的军队在倪文俊手中掌握,他一向都是如此口无遮拦。
徐寿辉心中有气,却是也没有办法表现出来。
“我听说朱瀚已经是率军出征什么高丽了,朱元璋也还在淮西没有挪窝去江南,正是他们空虚的好时机,我们立刻率军东进,先取江西,然后再取福建,等到朱瀚他们反应过来,我们已经是把地盘吃到肚子里了,他俩若是不服,凭我们这几十万大军,难道还怕他们不成?”倪文俊大声叫嚷道。
天完红巾军的纪律一向很好,在湖广一带拥有很强的声望。
许多人都是争相投军效力,军队规模早已经是实打实的突破了三十万!
只不过,兵马人数是实打实,具体的战斗力可就不高了。
最后,手握军权的倪文俊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当场任命手下陈友谅为东征元帅,率军十五万攻打江西。
另外为了照顾皇帝徐寿辉和太师邹普胜的面子,也分派了部将明玉珍率领一支五万人的兵马向西攻打重庆渝州。
倪文俊则是率领后备军坐镇后方。
只要前方陈友谅获胜,立刻就是率领全部家当,护送皇帝徐寿辉等人,把天完帝国迁都到江西。
到时候只要天完帝国一迁都,朱元璋兄弟二人想要再来抢夺,那就是得跟天完红巾军几十万人拼命了啊。
倪文俊还就不信了,自己吃到嘴里的江西,朱元璋兄弟能够抢走!
数日之后。
浩浩荡荡的天完红巾军在元帅陈友谅的率领下,乘坐上千大大小小的战船,从长江顺流而下,杀向了江西。
天完红巾军出征的消息,瞬间传遍了四周,各路蒙元残留实力纷纷提前投降,短短半个月,陈友谅就率军夺取鄱阳湖长江口一带的所有城池,把长江水路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福建,泉州。
陈友谅率兵攻打江西的消息很快就是传到了福建。
但是福建本地的各方势力丝毫没有人去在意这个消息,因为福建本地的局势已经是乱作一团。
不论是蒙元残留的军队兵官员,还是各路的义军。
抑或是各地自保的豪绅地主,纷纷都是慌乱不已。
他们已经是自顾不暇,因为在福建本地的泉州港已经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战乱。
泉州港作为如今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每年创造的收益几乎占据了蒙元海贸的半数以上。
这个泉州港的繁荣并不是从蒙元一场开始的,而是从唐代开始,就已经有大批的天方南洋的商人们聚集在此地,到了宋朝的时候,在此设立了市舶司,更是把这个海贸港口繁荣推向了高潮。
在南宋的时候,最有名的家族就是蒲寿庚家族,他们不仅拥有很多的税收、财务自治上的特权,而且还获得了南宋朝廷的官职任命,世世代代都被允许居住在泉州做生意传教等。
获得南宋朝廷上百年信任的蒲寿庚家族。
却在南宋与蒙元交战的时候选择了背叛。
在蒙古人兵临城下的时候,泉州的蒲寿庚家族纠结了一大批的回教徒在泉州城内作乱,不仅杀掉了当地的许多南宋宗室,官员等,还大规模屠杀平民抢劫商户。
最后开城门迎接蒙元入城,占据了泉州。
对于蒲寿庚的这种背后捅刀子的行为,蒙元朝廷却是非常的欣赏,毕竟杀的都是汉人,跟蒙古人有什么关系?
最后,蒙元朝廷给蒲氏家族加官进爵,不仅在南宋原来的特许条件下,让他们继续维持特权,还额外赠予了他们在此地编练军队和代替蒙元朝廷收取税收等权利。
在获得了练兵的权利之后,蒲氏家族算是彻底霸占了泉州。
他们从西亚的波斯、天方一带引进了大批的回教徒。
这些回教徒全都是各个地方提供的部落战士,他们来到泉州之后,帮助蒲氏家族镇压当地的汉人反抗,迅速把泉州经营成了一片东方的回教基地。
整个泉州城内的汉人,在自己祖先生活千百年的土地上,却要教向色目人缴纳税赋,就是因为他们不信奉回回教。
经过蒙元一朝的近百年经营,如今的泉州城已经变成了回回教的东方圣地。
整个城内的色目人,已经有十多万人,其中的丁壮更是人人皆兵,配备着精良兵器、火炮、铠甲等重型装备,俨然已经是一个色目人的独立王国。
当江浙行省的伯鲁等人投降红巾军的时候,福建的元军官吏和将领们,却迟迟没有表态,他们各自维持着个自己的兵力,想要为想要当墙头草。
但正在这个时候,泉州的蒲氏家族率领色目人发动了叛乱。
他们杀掉了担任元朝官吏的蒙古人,然后自己掌控了泉州的所有权力。
很快,色目人开始杀戮本地的汉人,大有要把泉州的汉人、蒙古人等其它非教徒全部斩杀殆尽的架势。
福建各地的元军残余和汉人豪强们一时之间纷纷落荒而逃,泉州附近上百里内变成了没有人烟的荒芜之地。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胆小懦弱之辈。
有几个团练,比如陈友定等人,立刻就是拉拢就不收拢残兵准备向泉州反扑。
陈友定等人都是在剿匪过程中被提拔起来的团练兵,他们势单力薄,没有什么很强的作战经验,也没有强大的装备支持,对于经营了上百年的泉州普氏家族,根本就是石头碰鸡蛋。
三翻两次的落败之后,陈友定等人也是迫不得已被迫转移进了武夷山一带的山区躲避。
如此一来,蒲氏家族向外扩张,不仅占据了泉州,更是占据了福建的其余临近各个州县,大半儿的福建落入了色目回回人的掌控之中。
福建,武夷山。
深山之中的一处缓坡平地中,一支数百人的军队正驻扎在这里。
他们甲胄单薄,没有多少马匹,也没有多少种装备。
这支军队就是从泉州退出来的陈友定等人,他们属于元军残预留的军队。
对于如何下一步如何行动,陈友定等人都是陷入了争论之中。
其中以陈友定为首的主人属于主战派,他们主张以武夷山为根基,收拢福建的元军残兵,然后准备返攻泉州,重新夺回泉州这个富庶之地,最后再封锁福建的山川险要关隘,把福建变成他们的割据地盘,继续忠于元朝。
而另外的刘三等人为首的将领们,却是有不同的意见,他们主张以武夷山为根椐地,向北联络红巾军请求援兵。
“咱们原本不过是种地的农民,都是受到朝廷的提拔,这才是吃上了皇粮,当了兵,又被大人们一路提携,当了这参将副将什么的。现在朝廷有难,我们不能忘恩负义啊,投红巾实在是不应该!”
陈友定一身戎装,满脸通红地大声喊道。
陈友定出身农民,当初白莲教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