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九十七章 你以后就叫蓝玉!最强两员猛将到齐!

第九十七章 你以后就叫蓝玉!最强两员猛将到齐!

br/> 朱瀚微微摇头,“顺势而为罢了,若不是民心可用,我也没有办法。”
“副帅谦虚了。”施耐庵说道。
“哈哈,耐庵先生,我还真不是谦虚,而是真心实意的话,若是不能顺应民心,再好的政策都是行不通的!”朱瀚说道。
他们一路边走边说,很快就是来到了一处新建起来的军屯村寨。
一面鲜艳的军旗飘扬在军屯寨子的岗哨木楼上,上面写着‘龙兴锦衣亲军’六个大字。
此处正是朱瀚刚刚设立的‘锦衣亲军’的军屯。
在外面哨兵的通报下,锦衣亲军指挥使常遇春急急忙忙从营寨里跑出来迎接。
“末将常遇春,拜见副帅!”
“免礼,都起来吧!”朱瀚点头说道。
他看到在常遇春的身后,还跟着几个矫健的汉子,全都是穿着锦衣亲军的新军服,应该就是锦衣亲军里的几个军官。
“谢副帅!”常遇春说道。
随后,常遇春给朱瀚引见了身后的几个部将。
朱瀚对于其中最年轻的一个部将最为感兴趣。
他点点头,对这个部将说道:“你叫做蓝五三?”
“嗯,俺叫蓝五三!”
如今的蓝玉不过是十六七岁,看起来有些瘦弱。
“哈哈,以后当了大将军,这种名字可不好听啊!”朱瀚笑道。
“副帅,这是末将的小舅子,穷人家没有好名字。”常遇春在旁边解释道。
朱瀚立刻就是明白,眼前这个叫蓝五三的年轻人,肯定就是历史上捕鱼儿海大胜的蓝玉了。
大明王朝开国的两员猛将,如今都是在自己麾下了。
“我也是穷人出身,出身不好,可以逆天改命,更何况是一个名字,蓝五三,我替你改个名字,如何?”朱瀚笑着说道。
蓝五三还有些不知所措,茫然的看向了姐夫常遇春。
常遇春却是大喜,故意黑着脸踢了蓝五三一脚。
“臭小子,还愣着干啥,快谢过副帅!”
蓝五三连忙行礼,“谢过副帅!”
朱瀚装模作样的思考一番,然后说道:“这样吧,你以后就叫做蓝玉吧!玉有君子之德,也象征气节!”
“多谢副帅!”蓝玉大声的说道。
常遇春面露喜悦,感觉副帅朱瀚果然慧眼识英才,他自己也是觉得自己小舅子蓝玉胆气勇武过人,是一个可造之材。
其余的几个部将,朱瀚也是勉励了他们一番。
常遇春此前去了一趟北面的山野林间,招揽回来了三千多丁口,其中一千人编为了新军,训练极为刻苦认真。
朱瀚今日前来,正是要检阅一下的。
不得不说,常遇春这种青史留名的猛将,不单单是作战勇猛,基本的操练治军也是远胜普通人,仿佛天生就是为了这一行而生的一般。
一千人的锦衣新军,不仅行进列阵得法,就连使用火铳等新式兵器也是有模有样,丝毫没有新兵的慌乱。
朱瀚看得非常满意,对常遇春夸赞道。
“做的非常不错!”
常遇春赶紧拱手说道:“末将的本事,全都是副帅给的那本《练兵实纪》的功劳,末将粗人一个,不敢贪图功劳!”
练兵实纪,基本就是朱瀚复制了一遍戚继光的战术记载。
大明王朝最有名的军事着作家,戚继光的着作当然是非常厉害,特别是到了常遇春这种行家手中,那更是效果直接起飞。
“练兵练的不错,再过一个月,就可以再实战试试了!”朱瀚说道。
常遇春一听,顿时大为高兴。
义军中的各种封赏,可都是跟军功挂钩的。
要是可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那可比练兵有意思多了。
“副帅,真的吗?让末将去哪里实战?”常遇春问道。
“徐州的脱脱,已经号称百万大军南下,凭借张士诚的小胳膊小腿,咱们要是不去帮他,只怕他就要被灭了。”朱瀚说道。
“太好了,杀鞑子,我可最愿意了!”常遇春激动的说道。
朱瀚微微一笑,“鞑子可有百万大军,难道你不害怕吗?”
常遇春摇摇头,“杀鞑子,没有什么好怕的,大不了就是赔上一条命,我爹娘可都是被狗鞑子逼的饿死病死的,血海深仇岂能怕死!”
朱瀚点点头,非常认真的勉励了常遇春几句。
义军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出身穷苦的老百姓,他们的家人被蒙元朝廷残酷压榨欺凌,哪一个人不是有血海深仇。
怕死这种事情,根本轮不到他们去想。
“好,那我等到战事开始,我就带你们去淮东杀鞑子!”朱瀚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历史上的元军大举进攻张士诚,可是差一点把张士诚一锅端了,如今张士诚不仅是朱元璋朱瀚的名义部属,更是重要的第一大财源,自然不能让张士诚被元军消灭。
只不过,朱瀚与朱元璋商议过后,也不打算在第一时间就冲进战场。
那样的话,不仅有可能陷入被动,也不利于打压张士诚的实力。
他们最理想的时机,就是元军和张士诚两相疲惫的时候,红巾军再以胜负手的姿态杀进淮东。
这样更加有利于以后控制张士诚。
又是视察了一番常遇春的军营后,朱瀚率领众人便返回了滁州城。
刚一回到府衙中,都事胡惟庸就是迎了上来。
“大人,南边儿来人了!”胡惟庸小心的说道。
南边儿,自然指的就是江浙行省的伯鲁刘伯温等人。
“是谁的人?”朱瀚问道。
“刘伯温亲自来了。”胡惟庸说道。
朱瀚一听,顿时有些紧张起来。
刘伯温作为倾向义军的重要一员,给滁州和集庆做好沟通后,一般很少亲自前来。
今天亲自来滁州,那肯定是有大事!
朱瀚挥手让众人退下,只带了施耐庵一个人,来到内院的书房,见到了刘伯温。
“刘基见过副帅!”
刘伯温依旧是那一副清隽的模样,穿了一身道士服掩人耳目。
“先生亲自前来,可是有要紧事情?”
朱瀚请了刘伯温上座,施耐庵在旁边陪坐。
“实不相瞒,这一次真的是大事,蒙元朝廷调遣重兵而来了!”刘伯温说道。
朱瀚点点头,“没错,我与兄长已经商议过,大概有了应对策略,多谢先生提醒!”
刘伯温知道自己没有说明白,便连忙解释道:“副帅误会了,我说的不是徐州的脱脱攻打淮东!”
“不是脱脱?那先生说的是?”朱瀚疑惑道。
“蒙元朝廷下令,让湖广与江西大军顺江而下,直奔副帅的滁州而来,大有要横扫一切,恢复长江运河航路的架势!”刘伯温说道。
一听到这里,朱瀚也是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凭借手中的水军,朱瀚他们不仅可以垄断淮东食盐的贸易,而且还能截断长江的漕船通行,让蒙元朝廷无法利用湖广江南的粮食和钱财。
而湖广与江西的水军规模极其强大,任何一支都是足以超过朱瀚手下的水军规模。
一旦他们联兵而来,大有无法阻挡的危险。
但是,朱瀚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是很快恢复了平静。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江西行省也就罢了,湖广行省的徐寿辉所部红巾军,又是攻城略地,又是当皇帝,元军不先打他们,反而奔袭千里来滁州,我看是得了失心疯了!”朱瀚嘲笑道。
刘伯温却没有这么淡定,焦急的说道:“副帅,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时候啊!这两省的水陆并进,总兵力差不多有二十万!若不小心应付,只怕会万劫不复!”
既然刘伯温亲自前来,那伯鲁和范遥等人肯定知道。
朱瀚想到这里,便笑着问道:“先生,那伯鲁和范遥,是不是已经害怕,不想让湖广江西兵马抵达?”
刘伯温点点头,“副帅说的没错,他们二人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刘基前来的。”
“哈哈,那这样就简单了,我们同心合力,消灭这两股元军兵马,岂不就行了!”朱瀚说道。
“这两支军队兵多将广,不知道副帅准备以多少兵马迎击?”刘伯温说道。
朱瀚想了一下,老哥朱元璋率领主力在定远主持‘打土豪分田地’,轻易不能离开大本营,而且这湖广江西的兵马,肯定是以水军为主力前来,太多的步军也没有什么用处。
“我滁州有数千兵马,再加上六合寨的徐达所部一万多,拆不多一万五千人吧!”朱瀚说道。
“什么,才这么点人?”刘伯温顿时愣了一下。
他原本以为,自己来提前预警,朱瀚肯定会倾巢而出迎战元军的。
“哈哈,我们兵马虽然不多,但是有了江浙行省的‘友军’相助,可以对付湖广江西的元军!”朱瀚说道。
随后,朱瀚就像刘伯温说了自己的作战计划。
朱瀚的水军,已经装备了最新式的火炮,虽然只有十几艘火炮战船,但是凭借凶猛的火力,足够摧毁任何敢靠近的敌军战舰。
只要打沉几艘元军的主力舰,就足以威慑剩下的元军水师。
“那步军呢?两省联军差不多有好几万,肯定会在江北提前登岸,他们也是巨大的威胁!”
“步军,也好对付,先生回去后,让伯鲁给我五千套元军的旗号和衣服,就可以对付他们了。”朱瀚说道。
刘伯温瞬间明白了,朱瀚这是打算来一个浑水摸鱼。
至于具体的军事部署,刘伯温就没有多问了。
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身份用处虽然大,但毕竟不是真正的心腹成员,还是不问的为好。
“好,那刘基立刻回去复命!”
刘伯温告辞离开,乘坐船只很快返回了集庆府。
当他把朱瀚的要求和态度说给伯鲁等人后,他们都是顿时大喜。
“哈哈,这个朱瀚,还真是少年英雄,处变不惊啊!”
“他要的什么旗号和衣服,立刻派人去给他!”
伯鲁立刻就是做出了决定。
所有人都明白,朱瀚肯定化妆成元军,去偷袭湖广江西的元军。
不过,这也正是他们盼望的事情,只要打跑了湖广江西的元军,他们才能继续在江浙行省只手遮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范遥唯恐朝廷友军有防备,让红巾军无法捕捉到战机,又是向伯鲁建议道。
“大人,不如我们多派些人马,去迎接湖广江西的兵马,并且提前准备好粮食酒肉和柴薪,让这些朝廷大兵可以专心致志的作战!”
范遥的话里有话,伯鲁当然是一清二楚。
什么提前准备,不过是想要探查到朝廷兵马的人数布置而已。
“好,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了,从我们的内账上,拿出五万两银子,全都买成牛羊,先去劳军!”伯鲁说道。
“大人放心,范某一定不负所托!”范遥坏笑道。
刘伯温在旁边看得不禁心中发笑,这一次蒙元的湖广江西大军,绝对是有来无回了。
先不说对手强不强,就凭这些要坑死他们的江浙友军,就断然没有获胜的希望了。
半个月后。
长江中游的水面上,艨艟巨剑云集,如同是一群翱翔的鱼鹰一般向着下游驶去。
湖广行省平章星吉,伫立在座舰之上,眺望着远处的江面,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别人都说滁州红巾贼首朱元璋有胆有识,如今看来不过是浪得虚名,听到本官出兵而来,竟然是躲在滁州不敢出门了,着实可笑!”
星吉是出身河西蒙古,世代属于蒙古大汗的怯薛歹亲兵。
这一次朝廷下令他出兵南下,不仅是剿灭滁州红巾贼恢复长江航运,暗地里还让他准备接替伯鲁统领江浙行省,尽快恢复对京师大都的物资粮草供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