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满唐华彩 > 第179章 谁贪

第179章 谁贪

上一页满唐华彩章节列表下一页


  达奚珣领着他一路往外走,安排好马匹,道:“薛郎随我去右相府一趟便是。“

  “不必了。“

  薛白翻身上马之后,居高临下扫视了达奚珣一眼,却是径直驱马而去。

  看着他的背影,达奚珣摇了摇头,讥笑道:“不识天高地厚。“

  01

  “薛白离开礼部了?”

  张咱得到消息时有些异。

  他答应过薛白,等其考虑两日,但没想到,右相府行事干脆利落,直接将事情处理了。

  当然,这也是最妥善的处置办法,不给圣人添任何麻烦“驸马,郑三绝来访。“

  “不见了,便说我病了。”张坦摆手道。

  这个婢女才走,又有一个婢女匆匆赶来,道:“驸马,右相府有请。“

  “推说我病了。“

  “喏。“

  张咱苦笑着,看向身旁面若寒霜的宁亲公主,漫不经心道:“好了,事情了结了。你没有因我的这些破事牵连,圣人也没有因此怪罪我们,满意了吧?“

  “薛白明明是薛锈的儿子,你与那贱人却推说是义子,避重就轻。不弄死唐昌,

  你还问我满意与否?”

  一说起来,宁亲公主马上就控制不住情绪,吼道:“你那破别院里养的每一个贱奴都要死!我要你全部杀了证明给我看,为何还有一个一直在眼前晃来晃去?我满意?我能满意吗?!”

  “与我何干?”张咱淡淡道:“我未曾与他们联络过,他们是何说辞我如何得知?我只求圣人不猜忌我们.

  “你真该死!”宁亲公主大怒,掌起酒杯丢在张增身上,骂道:“你到底瑞看什么心思沾那贱人这些破事,以为我不知吗?多管闲事,犯贱!要不是你答应贺知章那老东西,能有这些事吗?!”

  “我为何答应?”张咱反问道:“还不是你们兄弟姐妹留下的烂摊子?“

  “为了谁?我为了谁的前程才与胞兄亲近?你去死吧!“

  又一个酒杯砸在身上。

  张咱皱了皱眉,起身往外走去,嘴里还平静地道:“总之事情过去了,公主好好平复一下吧。”

  “你敢出门?张咱,我会派人盯着你你敢碰别的女人一下,我阉了你!“

  青门的康家酒楼的大堂,张咱独自坐下,自斟了一杯酒饮着,

  于他而言,整桩麻烦都结束了。

  但偶尔,酒楼中的一些闲谈也会落入他的耳中,他虽懒得理会,但其中有几个书生的言论难免还是让他在意到了。

  “那薛打牌分明是犯了讳,不该为状元,去年的春闹五子成了今年把持科场的恶徒...

  一直到了入夜,书生们都在骂薛白到后来,张咱喝醉了,丢了一串钱币给店家,趴在桌案上就睡。这么做后果很严重,但他就是不愿回公主府。

  是夜作梦,梦到了李白,他感到很羡慕李白。

  一觉睡到周围又有了嘈杂之声,张咱醒来,揉了揉眼,竟是又要来了酒食,继续饮酒。

  真是要罢了薛郎的状元,改为杨誉?“

  “听说是,昨日好几个酒楼都在传。“

  “杨誉是谁?我从未听过。“

  “国子监抄录张榜了薛白与杨誉的卷子,我去看了,天壤之别。你们可去看看,

  薛白能作那些传世诗词,名望才气倒是不缺的。但你们可知为何大宗伯故意出题逼他犯讳?点了他的状元,再罢了他的状元。多此一举嘛。”

  “为何?”

  “薛白本就不是那赌徒薛灵的儿子,乃一犯官收养的孤儿,落了贱籍。大宗伯如何能允这种人中进士?故意陷害罢了,另外也是为了不让杨国舅卖平价竹纸、集注,

  断了我们这些寒门举子的出路。这些隐秘,官场上早已人尽皆知,唯独瞒着圣人.

  张咱转头看去,只见那在人群中侃侃而谈的书生说完话径直便走了,招呼旁人到国子监看卷子。

  可见,薛白在市井之中还是有些实力的,已开始安排人改变士人口碑风向,可惜,这些动作未必有用,反而可能招来祸事。

  酒一杯一杯地饮,张增又醉了过去,直到耳畔传来了那个他颇为不喜欢的称呼。

  驸马,驸马,快醒醒吧...

  "莫再唤了。“

  张咱嘟噶着,睁开眼,只见面前竟是一个宦官,方才清醒了些"圣人召见,驸马还不拾停当,入宫觐见?!“

  一瞬间,张咱再次想到了“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

  可惜,他不是李白,他为了家族已经付出了太多,稍敢造次,近二十年的青春浪费得就毫无意义。

  他用冷水洗了脸,又将自己拾成那个风仪潇洒的驸马,入宫觐见~N

  梨树下,有妙曼的舞姿,清歌传来,原来是圣人排的《西厢记》。

  张咱脚步从容,先在心中想好了评语,赶到李隆基跟前时竟是连见礼都忘了,开口便是情不自禁道:“敢问圣人,这是何新曲?行腔妙韵,旷古未有。轻盈柔媚,细腻传神,韵味醇厚,臣听了,仿有芳香入鼻,沁入心肺。“

  “好了好了,知你会夸。“

  李隆基听得开怀大笑,让张咱随他在湖边漫步,问道:"朕前些日子叱责了你可有怨言?”

  “臣做错了,绝不敢有怨言。”

  “贺监致仕时,年逾八旬了啊。”李隆基显然已消了气,叹道:“他拜托于你,

  你文岂能不答应。朕置气,还能与他置气不成?”

  张坦应道:"圣人宽仁大度古来君主未有。“

  朕还不致于容不下几个被收养的孤儿,倒是那薛白,小了朕的心胸,妄图瞒天过海,该杀。念在是贵妃义弟的份上,饶他一命。“

  “是,右相也是这般办的。”张咱知道自己猜中了圣人的心意,舒了一口气。

  此事本该到此为止,不想,李隆基却继续往下说起来。

  “高将军,把郑三绝递上来的那两份文章给他看看。“

  张咱不由惊讶。

  他知道郑虔一直很得圣人喜欢,被御口称为“三绝”,但自从郑虔私撰国史之后,似乎已经久未伴驾了。

  不一会儿,两封纸笺便递到了张增手上,

  “请驸马过目,此为颜真卿、薛白师徒写给崔翘的信,已在长安传开。“

  张咱看过,目露沉思。

  高力士笑问道:“马可看出这文章是何意啊?”

  颜真卿写这篇文章的自的先是在于保薛白状元之衔,他公然称薛白是犯官之子,出身微末,不谈薛白欺君之事,只谈论提携贫寒子弟对社稷之影响,述世家子弟把持科场之影响,再列举李白、高适为例,提出居于下位者就不能为国出力吗这个问题,意在改变科场风气。“

  "哈。”李隆基听得好笑问道:“朕看不懂,故召你来为朕解释?“

  “臣不敢妄言,故据实而述。“

  “那你看,颜真卿是意在维护学生?还是意在改变科场风气?“

  “该是.都有。“

  “薛白的信,你又如何看待?”李隆基有些不悦,道:“竖子不来求朕、不求贵妃,巴结崔翘以保他的功名,可笑至极。“

  张增犹是置身事外的态度,应道:“想必他是知晓圣人还在生他的气。“

  高力士追问道:"圣人问你,颜真卿、薛白为何都只写信给崔翘?“

  崔翘毕竟是今科春用的主考官....

  “那他的所做所为,是顺着圣意?还是意在把持科场?若是前者,颜、薛师徒二人应该向圣人求情才对,难道在他们看来,春闹科场,崔翘的权力比圣人还大吗?“

  张增听得心惊,推测该是郑虔在圣人面前说了什么,才能让圣人有这等感受,也许说的类似于“圣人御口钦定的状元马上要被换成世家大族商定好的人了”。

  他好不容易脱身,不愿再搅进这趟浑水里,遂应道:“是薛白醉心功名,病急乱投医了。"

  “还敢醉心功名?圣人让驸马敲打他,驸马没能让他吃够教训是吗?若此子不思悔改,何不杀了?!”

  “薛白确实认错了!”张咱连忙应道,“否则我必不敢主张留他性命。“

  “既认错,如何还在捣乱?“

  高力士连番追问,麻烦终于还是落回了张咱头上。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满唐华彩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