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周守藏史 > 152.第152章 御世扩民之天地(四千四)

152.第152章 御世扩民之天地(四千四)

上一页大周守藏史章节列表下一章
,看在轩辕祖出现,就再借我家些粮吧……”

一道啜泣之声,随着哀求之语从小巷中传出。

“呼!”

又要下雪了。

风吹过,细小的雪花落在风允的眼角,融化滑落。

“夫子,是一小孩。”邹衍垫脚,目光越过矮墙,就见到一年幼小儿,衣裳单薄,正跪在一家门前,叩首长情。

“扬粤冬日,也缺粮食吗?”蛮娃低喃。

风允却点头。

他事先了解过扬粤,虽有耕作,但其无久居之情,耕作稀疏,底层之民无司农严管,缺衣少食是常态。

“缺的不是粮食,更不是土地,而是耕作秩序,救助民生。”

“夫子,我们要帮他吗?”邹衍见风允止步,遂询问。

风允还未答。

那矮墙之中的小孩已经注意他们几人许久,见到风允几人衣着非贫,气度不凡,而邹衍也提了帮助之问,这小孩急忙跑出,跪拜在风允几人跟前。

“还望几位救助我家,榜愿为奴以谢。”

风允微思。

“你家怎么了?”

榜紧忙答道:“榜家缺粮,家中多人,如今已无法延续。”

风允又问:“为何缺粮,为何不去狩猎?”

风允记得,扬粤也有狩猎习惯,许多扬粤之民都会去狩猎为生。

榜微愣。

“榜…榜家少田,榜父也没有学过狩猎。”

风允倒是诧异了。

“不缺粮时,你家以何为生机?”

榜讷讷。

“榜家没有不缺粮的时候……平常时,是阿妈浆洗、缝补衣物,织布为生。”

风允观这小孩,有八九岁模样,但体质瘦弱,实际年纪应要大些。

“家中人多,有多少?”

闻声,榜一一点名。

其有父,有母,有二兄,伯战时已死,仲十八,他为叔,有十四,其下还有二季,另外有三女,一共十人。

但此时母亲重病,难以缝补为生,遂家中不支。

闻之,风允略蹙眉。

“扬粤多耕地,为何不多耕?”

“家中多子,为何不学狩猎?”

“有父不为一家支柱,家中儿女也全凭母之劳作为生……”

闻声,榜紧忙道:“不,不是……是父说新耕的田少粮,而且战事太多,王迟早要征兵,到时二兄也要上战场,那时家中就没有足够的劳力去耕新田,白白浪费力气,不如和母亲一起缝补浆洗…”

“至于狩猎,父亲说危险,怕被野兽所食……”

榜越说越小声,因为在母亲病后,缝补浆洗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的生计。

风允摇头,此父不过是懒惰、无负责之心,在大庭时,风允之嫂一人就可耕作几田,何况一男子呼?

狩猎危险,去战场莫非无险?

不过是担心二子亡于兽口,三子年岁不足,到时就是他去参军。

见风允摇头,榜极其失落,认为风允是不愿帮助他们。

风允看这小孩迷茫,但似乎又想去别家借粮。

风允叹息一声。

“走吧,不必看了。”

闻言,蛮娃不说什么,但看着那跪在雪地中的小孩,眼中却有着不忍。

不过,饿死之事他时常有见,但这一大家子人,劳力不少都要饿死人,他还是第一次见,这又让他有些疑惑。

一旁的邹衍道:“夫子,我们不救助他们吗?”

邹衍想,只需一句话,就能从典籍宫拿些粮食,搭救这家人。

蛮娃也小心望着风允。

风允望向远处,随着接近典籍宫,越发整洁有序的房屋,淡淡道:“余尊重于民,亦尊重民之选择。”

“啊?”邹衍不懂,蛮娃也不懂。

邹衍苦思一番,似乎有所领悟。

其纠结道:“夫子,您是说,自作自受?”

闻之,风允点头,但又微叹着摇头。

“其大民者,以己之能,衣食无忧;其小民者,以己之堕,悲苦苟活。”

“治国、治民,非割肉为糜,嚼米为糊,以身喂养……”

“天行健,人族当自强不息…”

“其治国啊…”

“不就是以策扩国之天地,固国之城墙,让民在规矩之内,对人生有更多的选择嘛…”

“而治民呢?”

“不就是安民之心,慧民之智,放民之行……让民安居乐业嘛。”

风允不提君主,只说国与民。

“若是一人寻死自尽,你能拦他一时,可能拦他一世?”

也不等呆然的邹衍与蛮娃回答,风允就道:“我无法做到,也不想,不会去做……。”

“世人之多,其苦难也,谁人无辜,不应其弱而怜悯,不应其强而抵制,应观世之情,处世之理,御世之德,以解之。”

已经走到了典籍宫前,风允却绕路。

他将目光望向扬粤国宫。

“民有多少选择,是由国的天地有多大来决定……”

“我能做的,只是扩大这个天地,并将天地的范围告知于民,让民自己去选择,其一民的生灭,并不在我考虑的范畴之内。”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大周守藏史章节列表下一章